▲老年食堂里老人正在用餐
近日,在中和街道建设社区,飘香四溢的烟火气,勾勒出一幅温暖的养老新图景。社区老年食堂不仅成为社区精细化服务的生动注脚,更化作传递民生温度的重要纽带,以一顿热饭的关怀,将敬老爱老的情怀浸润到每位老人的心间。
解决难题,让老人吃得“省心”
中和街道建设社区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其中不少为独居或高龄老人。“以往,不少老人每天都要为买菜做饭发愁,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群体。”社区党总支书记滕树林介绍。
社区老年食堂十年如一日,每天按时供餐,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从软糯香甜的面食,到各类荤素搭配的热菜,满足了老年人的不同口味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可口又安心的饭菜,从根本上缓解了“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
“上午10点左右,就陆续有老人在这里等着了。”建设社区工作人员张女士说,90岁的王婆婆是食堂的常客之一,“我家就在附近,走几步就到。”王婆婆说,这里不仅有合胃口的饭菜,还有很多老伙伴可以聊天。
价格亲民,让老人吃得“放心”
“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社区推出‘四菜一汤’适老营养套餐,定期更换为面条、抄手、包面等面食调剂口味,既满足营养需求,又兼顾实惠便利。让更多老年人‘食有所安、食有所乐’。”中和街道建设社区妇联主席曾秀红介绍道,现在每天都有100多名老年人集中来到老年食堂,食堂中餐仅收取6元/人,真正实现了“食有所安、食有所乐”。
多元服务,让老人玩得“舒心”
老年食堂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吃饭”。在非就餐时间,食堂“变身”为“银发活动站”,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打牌、听音乐、聊天,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此外,中和街道还定期组织健康专家开展义诊、养生讲座,并为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全面守护老人身心健康。
机制完善,让助餐更可持续
据了解,中和街道坚持“精准覆盖、多元保障、智慧监管、优化服务”的组合策略,科学布局助餐点位,探索“财政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助一点、老人出一点”的资金模式,确保食堂长期运转。同时实行“合理定价+动态监管”,逐步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下一步,中和街道将继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拓展送餐上门、订制餐饮等个性化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温暖、便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