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盛品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
重庆德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英板生产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秀山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合要素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昔日的“锰都”正焕发新的容颜。
从去年6月投入生产以来,重庆德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石英石板材一直受到市场青睐,产品订单源源不断。
重庆德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广和新型建筑材料制造相结合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前身为秀山锰业制品厂,在电解锰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一期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石英石板材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是在整个渝东南及重庆地区唯一一家石英石大板生产线。它的规格是3米X1.8米,能够多方面满足家庭装修,室内装修,以及高铁(站)、地铁(站)室内的广泛运用。目前产品主要销往西南片区及国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重庆德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俊杰介绍说。
同样,产品订单源源不断的还有去年落户秀山高新区的新能源企业——重庆盛品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淘汰锰行业落后产能的迭代产能之一,公司生产的聚合物锂电池电芯广泛用于快充快放类电子产品。
“盛品创新为商会招商引资企业,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保姆式服务,我们第一期投入,从洽谈到入驻,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重庆盛品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华介绍说。
从高能耗的电矿产业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秀山经济发展在“去锰化”后“破茧成蝶”,既突破了环境约束,又打破了思维定式。近年来,秀山依托区位优势,聚合要素资源,全面淘汰锰行业落后产能,以创建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成为产业发展鲜明底色。
“秀山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大主导产业,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秀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庭海告诉记者。
走进秀山高新区,生产车间机声轰鸣,数以千计的产业工人忙碌在生产一线。截至目前,秀山高新区入驻市场主体6300余家,二三产业产值突破6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十四五”初期7家增至82家,科技型企业从205家跃升至719家,制造业逐步成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为支柱,智能家居、新型储能等为特色的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制造业矩阵,累计引入83家研发与科技服务机构,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我县聚合要素资源,突出绿色低碳、专精特新,围绕‘235’发展体系,传统动能和新兴动能持续转换。主要以高新区、乌江实业产业园重大平台为基础,集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产业聚集成群、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秀山县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李知明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