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星期六

在线读报封面 秀山书法:一个县城文化振兴的缩影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山书法:一个县城文化振兴的缩影


图为彭洪顺小楷《学书迩言选抄》。


图为魏兰香小楷:沈从文《边城》节录。

说来你可能不太相信,重庆市秀山县,这座小小的边城,竟然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9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近百人,县、镇、乡各级书协会员逾1500人之多!2013年,秀山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秀山的书法爱好者为什么这样多?“中国书法之乡”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一个节点——

19821211日,时任四川省秀山县书法协会筹委会委员的刘林写了一封寄往全国的“约稿信”,在这封信中他写道:“我们秀山县一批书法篆刻爱好者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国书法篆刻的优秀传统,即将成立秀山县书法协会,同时举办秀山县首届书法篆刻中国画展览暨中小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品展。秀山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我们很难得到名家的指导,见闻十分有限,因而水平不高。但我们不自揣简陋,而要组织起来开展书法、篆刻的学习和交流,并要举办展览来推动这次活动。我们深信这是一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一定会得到关心书法事业的老前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我们敢于恳请先生为我会成立和我县首届书法篆刻展览题辞,使我们的展览增添异彩,也使我县书法爱好者和广大群众能有幸欣赏和观摩当代书法大家墨迹,这将是我县文化生活中一大盛事。”

正是这封跨越山河的书信,不仅约到林散之、冯建吴、胡公石等30多位书画名家题写的贺作,还为1984年秀山县书法协会的成立拉开了序幕,更为秀山书协的发展埋下了一个“伏笔”。

曾经墨客云集,一座边城的“书法前史”

秀山习书的传统以及民间对书法的热爱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秀山的书法起源最早追溯至唐朝,“初唐四杰”之一的欧阳询,常游历于武陵郡,乘船经秀山的石堤、响塘、三合,至客寨而止,讲学授书。至今,秀山书学仍多以欧书为宗。

欧阳询讲学授书丰富了秀山书法爱好者的书体,清代中叶湘人何绍基曾在秀山主持乡试、成都会试,对秀山学子多有提携。其提携标准主要看书法,鼓励秀山学子攻书求上。何绍基在秀山期间留下大量的墨宝,对秀山学风的推动和颜体书风的发展影响极大。

以墨会友,秀山浓郁的书法氛围引得赵孟頫、王铎等大师在此驻足。吴昌硕、郭尚先、梁同书、戴熙等名家踵继,秀山的书法爱好者在这座充满文化氛围的小城追慕前贤。由此,秀山大书法家文成郁致力传播书法,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

及至近现代,国立四川大学首任校长王宏实回到秀山,引来张大千、黄宾虹、谢无量、林思进等一大批文人墨客云集,他们赋诗作画,给更多秀山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书和创作的方向。

1981年,随着中国书协成立,各省相继成立书法家协会,老一辈书法家杨鸿显、伍升猷、刘林等笔耕不辍,在对书法的普及和重视下,秀山县书法协会成立。

1984年,秀山县书法协会成立,同时举办秀山县首届书法篆刻中国画展览暨中小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品展,林散之、冯建吴、胡公石等30多位书画名家题写了贺作,这件事在秀山书法的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1988年,在著名书法家徐静渔的扶持下,建成“无锡书法艺专秀山辅导站”,培养了105位预科、专科生,为秀山书法创作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秀山书法,是一个县城文化振兴的缩影

1982年刘林写给书法名家的“约稿信”中可以窥见,书法艺术在秀山这座边城的兴盛,既有名家的示范和引领,也有举全县之力多项举措的推进,还有书法爱好者在这片书法热土上的不断耕耘。

1993年,秀山县书协健全了组织机构,抓书法创作、展览、交流和人才培养。1995年成立第一个农村书法组织——秀山县书协梅江分会,首批会员41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具有深厚底蕴的书法文化土壤,提供了深化和转化路径。

出生于秀山县溶溪一个乡村的彭洪顺,对书法有一种朴素的敬意,这份敬意源于书法改变了他走的事业之路。凭借一手好字,彭洪顺从村小任教调到秀山县文化馆任书法专职辅导干部并担任秀山县书法协会主席。受老一辈书家刘林的影响,彭洪顺的愿景是推动秀山书法“走出去”。他到各大城市拜访名师、学习书画装裱,1999年策划了《当代硬坛百人作品展作品集》;2001年,彭洪顺在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斩获“特等奖”。2002年,秀山县书协在当地设立了11个书法培训点,为秀山书法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0037月,秀山县书协带着书协会员的作品参加重庆市第四届书展,创下14人入展7人获奖的纪录。

书法已成为秀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秀山书法的渗透和延展,是一个县城文化振兴的缩影。2013616日,秀山县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后,秀山举办大型书法展览活动达70余次,其中“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第二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重庆市首届书法小品展”等展览及浙江常山、安徽含山、重庆秀山“翰动三山书”书法作品联展、“秀山书法晋渝展”等大型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秀山的书法声誉。

秀山书协发展至今已有中国书协会员29人,重庆市书协会员93人,县书协会员900余人,乡、镇会员1500余人,书法爱好者数千人。在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中,入展、获奖达248人次;在重庆市级展赛中,入展、获奖达326人次。在国家级、市级先后获得“书法进万家先进集体”“优秀组织奖”“创作进步奖”等殊荣。

书法在秀山,已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秀山书法是重庆书坛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在秀山这片热土,有一群视书法如生命的秀山书法爱好者,他们或是经商者、或是农民、或是莘莘学子,他们以薪火相传的方式传递着书法的热爱,使书法艺术如潺潺溪流,在这座边陲小城源远流长。

彭彬站在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他转过身来,向学生讲解每一个字背后的书法故事,台下坐着15个年龄不等的学生,认真地跟着彭彬的讲解描摹。

彭彬所在的地友小学位于秀山县官庄街道地友村,在这所只有15个学生的村小,彭彬教数学,兼任体育和书法老师,并且他还是此时的秀山书协主席。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兴趣班”。

书法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彭彬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自己精研传统,还要致力于青少年书法的培训和推广工作。自2008年以来,秀山县教委和县书协便把普及书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配合重庆市书协有关工作,积极创建书法实验学校,打造书法教育培训基地,普及书法艺术教育。在秀山县各中小学,都开设了专门的书法课程。书法教育课做到了进课表、教师落实、备课落实、上课落实、评价落实“一进四落实”。

秀山书法发展至今,“写书”已成为当地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书法教育的渗透,迄今为止,秀山县书协已历时九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打破交通不便格局,举办大型书法展览、书法进万家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书法事业的发展。不仅如此,1994年以来,全县27个乡镇街道均已开设社会书法培训班,特别是县文化馆、县老年大学、武陵书画社、秀文斋、文中书画社等累计培训学员近2万人次,其中近200人已成为书法创作骨干,在全市及全国各类竞赛中,入展、获奖逾4000人次。书法名家笔耕不辍,书法新锐不断涌现。

下一步,如何书写秀山书法新篇章?目前,秀山正完善书法工作长效机制,搞好书法资源开发,扶持基层书法组织,加强书法人才培养,继续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编辑出版《秀山书法志》和《秀山书法精品集》,强化中小学书法教育,筹建书法主题公园和书法博物馆,促进秀山书法文化的繁荣。

秀山书法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坚定屹立,在秀山这片热土,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书法家。从一方纸开始,书法带着“秀山”的标签进入到更广大的世界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