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星期三

在线读报封面 秀山县隘口镇:筑巢引群凤 聚才促振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山县隘口镇:筑巢引群凤 聚才促振兴


隘口镇电商扶贫产业园。 鲁诗勤/摄

多年前,农村人才匮乏是影响和制约秀山县隘口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隘口镇的产业兴正推动着人才旺,从“孔雀东南飞”到“筑巢引凤来”,大量的人才在源源不断地回归隘口。


何江华上门收山货


隘口镇土家织锦培训班


隘口镇居民跳花灯


农村电商让秀山农产品走出大山

任人唯贤 “领头雁”

带动产业振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隘口镇把村党支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动力引擎来抓,不断完善乡土人才选拔机制,以乡贤为纽带,把在外的一些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引回来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

郎茂周,“80后”,隘口镇隘口居委会支部书记。2007年,在外务工的郎茂周怀揣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干起了村主任,2013年任支部书记。

10多年前,隘口居委会没有一项产业。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政策的支持下,郎茂周带领村支两委四处考察,广开群众会、院坝会。近年来,居委会大力发展了黄精、油茶、核桃等产业,建立了银花加工厂,辣椒加工厂,并成立了秀山合众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占30%、土地入股户占30%、农户占40%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红,产业覆盖了居委会8个小组6703000余人。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目前,隘口镇11个村()专职干部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达到55.12%,一村一大学生目标实现,干部平均年龄由2016年的48岁下降到现在的43岁,“80后”支部书记5名、“90后”支部书记1名,村党支部班子年龄、学历、组成结构都得到大幅优化。在村党支部带领下,11个村()分别成立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产业39405亩,全面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布局。

搭建平台

壮大乡村致富带头人

秋天,一年一度收获的季节,家住隘口镇坝芒村的杨通俊开始忙碌了起来,家里的黄豆马上就要收了,杨通俊忙着联系山水隘口电商平台负责人何江华来上门收购的事情。

何江华,“90后”,作为隘口镇第一批电商培训学员。初中毕业后,何江华孤身前往广州打工。20178月,得知家乡开始发展电商,何江华决定抢占先机回乡创业。

回来后,经过一个月的免费培训,何江华和两名合伙人在镇政府扶持下打造的电商扶贫平台——“山水隘口”,如今已成为隘口镇最大的电商平台,2019年以来实现电商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他也从一名返乡创业青年,迅速成长为年销售额千万元的电商企业负责人,带动家乡更多群众一起增收。

“以前东西种了收了还要愁如何卖出去,现在只管把东西种出来就行,成熟了自然有人来收。”杨通俊说。得益于电商平台,让隘口镇的“山货”飞出了大山。

隘口镇党委书记刘红明表示,“产业兴推动人才旺,人才旺产业自然也就兴,两者相辅相成。”为此,隘口镇搭好发展平台,广泛动员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家乡投资兴业、创新就业。目前,隘口镇现有养殖、加工、民宿餐饮、电商等各类行业致富带头人167人。

非遗传承

人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每天傍晚时分,隘口镇的山水隘口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唱山歌、跳花灯、跳广场舞是隘口人民饭后的一项重要娱乐节目。然而往前推几年,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吃完饭后,没得事了就是聚在一起打牌,哪像现在哦,跳舞既锻炼身体,还能和其他村比赛,每次得了奖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隘口居委会的居民杨阿姨说,如今左邻右舍跳舞的跳舞,跳花灯的跳花灯,社会风气都变好了。

何建勋,“70后”,重庆市非遗传承人,7岁开始学习秀山花灯、余家傩戏等非遗文化。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隘口镇各村居开始组建文艺队,作为隘口镇居民的他便主动站出来义务为各村居的文艺队作指导。“刚开始花灯之类的道具都没有,我既然会这门手艺,就带着大家一起制作、准备。”在何建勋的帮助下,如今隘口镇已经有十几支文艺队,各类乡村文化传承人113人。

刘红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乡村文化传承人则是人们了解非遗的重要纽带,加大乡村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隘口镇将把它作为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来传承和发展”。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客户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