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星期六

在线读报封面 秀山助寒门学子圆梦 用知识砺剑战贫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山助寒门学子圆梦 用知识砺剑战贫

秀山县凤翔小学大课间活动

教委干部在石堤镇保安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秀山教育资助中心为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中,秀山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结对帮扶、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智志双扶”为突破口,助寒门学子学有所成,用知识砺剑斩断穷根。

贫困学子梦圆象牙塔

2020年9月,来自秀山的贫困学子陈潜如愿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果不是母校,我肯定上不了大学!我永远都会感谢我的两位班主任和张老师!”提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陈潜胸怀感激。
    来自建卡贫困家庭的陈潜,原是秀山一中2020级7班学生。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接踵而至的打击,让成绩原本还不错的小陈一度丧失了求学欲望,读书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得知情况后,陈潜的两位班主任向尔举和张晓妹先后3次到家,鼓励小陈返校复学。学校不仅免去了他所有的学习费用,还每月为他解决500元的生活费,并安排德育处副主任张中山对他进行“一对一”帮扶。重新扬起生活信心的小陈不负众望,去年高考被重庆工商大学录取。小陈考上大学后,还拿到了母校筹集的2万元助学金。
    对母校胸怀感激的,还有和陈潜同校同级,同样来自建卡贫困家庭的姚凯。在去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小姚毫不犹豫选择了师范专业。“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姚凯的父亲因车祸、母亲因患慢性病,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父母打零工勉力维持。学校团委书记庄琳瑜对小姚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去年高考,小姚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录取,离自己的  “教师梦”越来越近。
     助贫困学生“飞得更高”

助“寒门子弟”学有所成,让困难群体对教育扶贫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是秀山教育一以贯之的目标。秀山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扶贫机制,因户施策、因生施策,保障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完成高等教育。
    全县坚持“一名学生、一个办法、一套方案、一队人马”,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对比,建立教育扶贫清单,确保资助不漏一人。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全面监测贫困学生政策到位情况,跟进解决入学困难。落实2425名教师结对帮扶5052户贫困学生家庭,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重点解决教育扶贫问题。
    秀山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近年来,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生活补助、助学金等教育资助资金累计达5.6亿元,惠及贫困学生45万人次。
    秀山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向贫困学生倾斜。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70%均衡分配到农村初中学校,实行指标到校、降分录取。帮扶干部责任人提前介入贫困学生各级升学志愿填报程序,指导作出最佳选择。
    近年来,像陈潜和姚凯一样走进“象牙塔”的秀山贫困学子越来越多。2016-2020年,秀山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人数分别为425人、292人、249人、518人、422人,分别占高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1.39%、51.59%、51.66%、74.65%、67.85%。到2020年为 止,已有400余个贫困家庭子女从高校顺利毕业就业,彻底斩断了穷根。
     加大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脱贫攻坚启动以来,秀山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加快补齐智志双扶短板。大力度投入各类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基础短板。
    全县把教育扶贫纳入重点工作,出台《教育扶贫助学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召开教育教会研究部署教育扶贫等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推进落实。
    2016年以来,秀山累计投入近6亿余元用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兴办“有温度”的乡村教育,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隘口镇是全市深度贫困镇,毗邻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该镇凉桥小学、岑龙小学坐落于大山深处,服务半径多数在15公里以上,在两校就读的学生八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有效解决600余名学生的“上学难”问题,秀山县先后把凉桥小学、岑龙小学建成了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2018年以来,两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近3年来,两校没有一个学生厌学、辍学,也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2020年,凉桥小学李竹涵、郑依林同学参加“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暨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分别荣获征文比赛县级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秀山实施招考、转岗、走教、支教、定向培养“五个一批”举措,充实乡村学校教师,城乡教师力量更加均衡。  深化办学模式探索创新,20所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对教育质量高的教师给予表彰或奖励。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是秀山教育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针对部分深度贫困学生在享受各项政策后,上学仍存在困难的问题,秀山县级财政滚动建立100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对深贫学生按照1000元-3000元/学期/人的标准进行资助。同时,开展“10.17”扶贫日、金秋助学等活动,引导帮扶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展捐资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秀山对控辍保学常抓不懈。建立了行业部门联控联保工作机制,落实控辍保学“五级责任制度”,确保全县义务教育保障全覆盖。采取随班就读、入特教学校、送教上门等形式,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每月为161名残疾儿童开展4次“送教上门”服务。以“劝学”方式有效解决因厌学失学问题。
    家住兰桥镇正树村正树组的刘顺风同学,2018年9月入学就读兰桥镇中心校初中部,因极度厌学,经常迟到、早退或缺课,2019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他电话告诉班主任“要去浙江嘉兴打工,今后可能不上学了”。开学一周后,一直不见刘顺风同学来校报名,学校便及时向兰桥镇党委、政府汇报。为此,兰桥镇党委、政府和学校制定了劝返工作方案。经过学校老师和镇、村干部的耐心劝说,刘顺风同学终于在当年10月返校入学,之后在学校老师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下,逐渐培养了学习兴趣,现在品学兼优,还当上了学校体育部部长。
    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较多现象,秀山以沟通、关爱为重点方向,创新建立帮扶人子女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模式,并广泛发动志愿者、社工等社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补齐帮扶弱项,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服务队从2016年起,在钟灵镇云隘村开展扶贫社会工作服务。通过开展亲情聊天、开设兴趣课等方式, 给留守儿童长期关怀,有效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秀山坚持质量和规模并重、素质与特色并举的“质量四维导向”,扎实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工作,开展质量“主题年”系列活动,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让贫困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
    围绕优质普惠抓好贫困家庭学前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幼儿园保教质量和保教水平。2020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普惠率达85%以上。
    围绕优质均衡抓好贫困家庭义务教育。不断夯实义务教育保障基础,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秀山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控制“大班额”工作在重庆市领先。2020年,小学标准班额占比达93.14%,初中标准班额占比达98.27%。
    围绕优质普及抓好贫困家庭高中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推动贫困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成长成才。
    围绕优质特色抓好贫困家庭职业教育。秀山职教中心立足社会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开办相关专业、建设实训基地、落实资助政策,鼓励和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此外,还针对高考落榜学生、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等就业创业群众,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农村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水平。

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

秀山抓住教育扶贫深化提升契机,通过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助推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精神脱贫,“扶智”与“扶志”相互促进,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积极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精神风貌、奋斗进取意识,主动向家庭成员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激发家庭内生动力,积极参加产业技术、农村电商等技术培训,积极谋划发展生产、促进增收。
    通过贫困家庭学生带头,有效助推贫困群众从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从打扫环境卫生做起,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每年制止、取消农村滥办酒席 1万余起,减少群众人情开支5亿元,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基层群众赞不绝口。
    通过贫困家庭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效带动学生家庭发展、影响其他家庭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教育扶贫人人关注、大家受益”的观念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教育扶贫的强大合力,有效助推教育扶贫不断深化发展。(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刘玉珮 彭光灿
本版图由秀山县教委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