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星期三

在线读报封面 丢了穷帽子 还要富起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丢了穷帽子 还要富起来

丢了穷帽子 还要富起来

秀山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秀山将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用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铺就一条条脱贫振兴之路。

 药材种植助群众增收

隆冬时节,气温骤降。秀山县雅江镇红星村黄精种植基地的劳动氛围,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反差。村民们精心除草、施肥、浇水,期盼着来年收成更好。
    今年,雅江镇在秀山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帮扶下狠抓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红星村建卡贫困户彭仕万在基地长期务工。他说,基地常年务工人数保持在2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每天有60人。
    “我家有3亩地入股,保底分红也有400多元。另外,我在基地务工每天有50元工钱,村里发展这个产业,切实为大家带来了收益!”彭仕万说。
    红星村有建卡贫困户57户252人。为盘活集体经济,雅江镇于2018年底采取“合作社+领办人+农户”的模式,在红星村种植黄精328亩。  预计明年收获后,每亩将产生效益5万元。
    为将产业与农户利益紧紧联结在一起,红星村在黄精产业发展之初,便按照每股100元的标准,进行了配股核算,共配股45000股。其中,合作社集体股21000股、领办人21000股、农户3000股,农户土地入股折资按每亩每年300元计算。除了每年的保底分红,产业实现盈利时,土地入股农户每年还能按照比例获得分红。
    和红星村一样,以金银花、白术、黄精、南苍术、白及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正在成为秀山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秀山85个贫困村中有46个、24个重点贫困村中有13个、深度贫困镇11个村中有8个村种植中药材。全县实现中药材产量6.3万吨,产值7.46亿元,产业覆盖23个乡镇3.62万户农户,带动贫困户4521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产业兴旺为发展鼓劲

蓬勃发展的不止中药材产业。今年,秀山一以贯之积极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促进农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全县努力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增中药材基地2.5万亩、茶叶基地2万 亩、油茶基地5000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达到60%。推进生态养殖,稳定生猪、土鸡等畜禽出栏规模。
    健全政策扶持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地管护质量。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三社”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创新实施全程化技术服务,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和微耕机械服务。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30%以上。加快兴隆坳农业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打造产业融合示范样板。加强科技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7.5%。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个以上,并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
    秀山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积极打造“秀山毛尖”“边城故事”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三品一标”50个。新培育农业加工企业20家以上,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


织娘培训班来了男学员
秀山土家织锦即将诞生首位“织郎”

近期,位于隘口镇乡村扶贫产业园的非遗扶贫工坊热闹非凡。每天都有百余位来自全镇的准“织娘”赶到这里,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土家织锦技能培训。
    学员中,一位捆着花围裙、头发花白的老汉格外惹眼。无论是织布还是挑花,老汉的熟练程度都不亚于身边的女同学。
    “龙大哥是少有能够在10天就能织出花纹的学员。如无意外,他将成为秀山第一个土家织锦‘织郎’!”牵头培训的秀山县土家织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织锦文旅”)负责人王村红言辞间难掩兴奋。
    土家织锦被土家族人称作“西兰卡普”,是一种流传于武陵山区的极其古老的民间织造工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技艺,主要通过“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手工织就。
    为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增收,秀山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扶贫办、隘口镇联合举办了此次培训。参培的103位学员多为来自隘口镇建卡贫困户、贫困边缘户、残疾户的农村妇女,培训合格者将成为织锦文旅签约“织娘”,凭借这项技艺实现增收。
    龙俊发是隘口镇屯堡村水点组建卡贫困户。即便是在隘口镇这样的市级贫困乡镇,像龙家一样一户10人全部顶着“贫困帽”的家庭也并不多见。
    今年11月,镇里的工作人员在组织土家织锦培训时,原本是动员龙俊发的妻子杨菊英参加培训,但由于杨菊英要带孙子,龙俊发便自告奋勇顶了上来。“免费学技术,每天还发50元的补贴。这种好事,不干太可惜!”龙俊发说。
    事实上,最让龙俊发心动的还是王村红对土家织锦销售前景的描绘——一个熟练的织娘花一个月织造一幅60厘米×110厘米的土家织锦,可以卖到一两千元,并且织娘只管创作,销售由公司负责。
    近年来,龙俊发接到的好消息接二连三——大儿子落实了公益性岗位,有了5000元的保底年收入;大儿媳在县城找到了工作,月薪4000元;二儿子夫妇在政府的引导下到佛山务工,每人月薪5000元;两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孙子全部享受政府教育资助;两个学前的孙女更是衣食无忧……如此,龙俊发才能腾出手学习一技之长。
    本次培训的启动也标志着隘口镇非遗扶贫工坊正式成立。这是秀山县第二个以土家织锦为主、具有传承技艺和就业增收双重作用的扶贫车间。工坊采取“公司+非遗扶贫工坊+妇女技工”的运营模式连接市场,为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为农村妇女拓展增收渠道。同时,工坊将依托隘口镇电商优势,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形成“文旅+电商”的产业示范效应,搭建起隘口镇从脱贫走向振兴的又一道桥梁。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彭光灿 刘玉珮 向兰
图片由秀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链接

城市提升,拥抱高品质生活

沿着秀山城区凤凰山一路向北,一座座公园次第展现——河堤公园绿意盎然、乌杨公园游人如织、平凯公园花团锦簇……
    秀山拥有武陵山区难得的平原,梅江河绕城而过。“一河两岸”成为秀山城市提升的独特资源。
    徐徐展开秀山的规划蓝图,秀山正以建设梅江河为重点,形成串联河流两侧密集公园绿地的城区滨水生态景观绿带;以凤凰山、白竹山等森林山体公园为核心,形成城市生活的绿肺;以乌杨公园、凤凰新城公园、滨江公园等综合公园形成三大城市绿心,辅以平凯公园、河堤公园、体育公园、七星公园、武陵广场、中和广场、花灯广场等为主的多个生态绿点。
    今年,位于县城的凤凰新城公园一期、乌杨公园二期相继竣工投用,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8.5%。
    大量修建的公园绿地,让秀山“城更美”;不断延伸的交通路网,则让秀山“行更畅”。
    9月底,以国道319线官庄至官桥路段改建工程为主体的“秀山外环路”通车,在极大地便捷秀山人出行的同时,更让秀山人对家乡多了几分自豪。
    今年以来,秀山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城,两园大道、学府二路相继通车,黄杨大道延伸至朝阳路,凤凰大道正在攻克最后节点,雷家河片区滨江路、凤鸣路(凤翔路至凤栖北路)、秀南大道、秀水路建设已经启动。
    互联互通之路还从县城向外延伸——渝湘高铁黔江至秀山段前期工作、秀印高速秀山段招商工作有序推进,渝怀铁路二线秀山段开通运营。除了城市外环线、国道319线官庄过境公路初步通车,县城至清溪场快速通道、“四街一镇”联网公路、渝湘高速洪安下道口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全县改造县乡道60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205公里。
    城市提升在建,更在管。秀山大力推行“马路办公”,不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46个。完善市政设施“即坏即修”机制,道路清扫率、保洁率均达100%。扎实开展城区交通秩序、夜市摊点、犬只管理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新增停车位658个。常态化推进“两违”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
    而今,秀山县城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20.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16%。一座“颜值”“气质”俱佳、“面子”“里子”均足的“边城”,正在武陵山区崛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