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星期三

在线读报封面 收官“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喜看秀山新变化 从民生改善到城市蝶变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官“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喜看秀山新变化 从民生改善到城市蝶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达成规划目标、为“十五五”开局筑牢根基,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本期起,秀山报推出《收官“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喜看秀山新变化》系列报道。聚焦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教育发展等领域创新实践,以鲜活可感的“秀山变化”,展现发展成就,凝聚奋进力量。


▲改造中的居民小区(资料图)

▲改造后的居民小区航拍(资料图)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资料图)

“十四五”以来,我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做活“建设文章”。聚焦城乡住房提质升级,稳步推进改造,助力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全方位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以精细化管理打通城市发展“经脉”;多维度推动城市更新,让城乡面貌实现“颜值”与“气质”的双重蝶变,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走进中和街道教师小区,曾经斑驳的墙面如今焕然一新,规划的停车位停放有序,崭新的电梯让居民上下楼更加便捷,墙上的彩绘则为小区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变化是挺大的,因为整个小区以前是老小区,现在改造了后看起来就像新小区一样,让我们住起来很舒服,让人身心愉悦。由于小区的改造,所有配套设施都得到了改善,小区里面的电梯啊,什么都弄好了,特别是小区的老年人,有了电梯上下是非常方便。”教师小区居民杨秋芳高兴地告诉记者。

“十四五”期间,我县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五年来,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8个,涉及建筑面积327.4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万余户。

改造过程中,不仅注重基础设施改善,还引入智慧城市理念,安装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停车设备。同时,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通过召开居民大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确保改造符合广大居民需求。

县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彭琳介绍说:“我们将所有改造范围纳入了‘三师’进社区名单,从前期的摸排到方案设计,‘三师’人员协同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我们也将适老化、适儿化、绿色化、无障碍化纳入了重要改造内容。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让居民参与进来,让居民在改造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城市路网建设方面,我县大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市路网格局,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94.57公里。新建黄杨大道、石莲路、健康路等多条市政道路,并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这些道路的建成投用,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

此外,我县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尤其将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与改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施工,城市排水系统不断优化升级,为城市的稳定运行和居民的舒适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坚持推进水污染治理。完成排水管网建设214.19公里,城市总的污水管网总里程达到220公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4.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56.1%。”县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彭琳给记者介绍说。

近五年来,我县城区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张。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为21.2平方公里,到2024年已拓展至25.5平方公里。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区功能布局愈发完善合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县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彭琳表示:“未来5年我们将打造低碳、低能耗的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将达到35%以上。‘七纵七横’基本建成。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模式,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地生根,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让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