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花烛非遗课走进假期公益托管班
“今年暑假最省心的事,就是社区公益托管班帮我们解决了‘看娃难’!孩子有人照看,还学了绘画、非遗手艺,开学后明显更开朗了。”提及刚结束的暑期公益托管,秀山县中和街道双职工家长李女士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2025年暑期,共青团秀山县委将解决青少年暑期“看护难”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在12个乡镇推出公益托管服务,共开设托管班100期,服务青少年达2500人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筑牢青少年暑期安全防线,让“无忧假期”从愿景变为现实。
此次公益托管精准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及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子女,依托24个村(社区)的青少年之家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服务。通过“县级统筹、多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整合财政、民政等多方资源,实现了从场地保障到人员管理的全链条覆盖。
“每天接送都要签字,老师还会在群里分享孩子们的活动照片,我们上班特别放心。”乌杨街道家长张先生对托管班的安全管理印象深刻。安全保障是托管服务的重中之重,各托管点均配备完善的监控设备和学习物资,严格执行签到签退制度,并为每名孩子和志愿者教师购买意外保险。团县委还建立了家长反馈机制,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5条,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我们跟着老师学会了龙凤花烛的制作、用竹条编小篮子,还有书法课、绘画课,这个暑假过得特别有意思!”刚结束托管的小学生杨杨,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暑期成果。丰富课程的背后,是专业师资的坚实支撑。
暑期期间,团县委联动高校,招募师范、艺术、法学、心理学等专业大学生志愿者47名,同时邀请14名在岗教师加入,组建起一支“学科广、素养强”的师资队伍。开课前,围绕沟通技巧、课堂组织、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并建立“高校大学生+本地骨干+志愿者”“三师联动”机制,实时保障课程质量。据统计,志愿者教师累计开展“一对一+小组互助”作业辅导120余节,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80余节,不仅帮孩子们查漏补缺、培养兴趣,更实现了“服务青少年、成长大学生”的双赢。
除兴趣培养与学业辅导外,托管班还联合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安全自护大讲堂”30余场。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等生动形式,向青少年普及防溺水、反诈骗、心理健康等知识,切实提升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2025年秀山暑期公益托管活动已圆满落幕,但其传递的民生温度仍在延续。“我们将全面总结今年的托管经验,进一步探索‘常态化+季节性’相结合的托管模式。”团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与服务流程,推动暑期公益托管从“季节性服务”向“长效化保障”转变,切实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不断提升青少年与家长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