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正在给病人针灸
在秀山县中医医院的诊室内,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张舒正在为患者施行针灸。她手法沉稳,目光专注——今年是她投身中医药事业的第十八个年头。多年来,她以专业和热忱践行医者使命,成为推动县域内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医以来,张舒始终秉持“大医精诚”的职业信念,用针灸这一传统技艺为患者解除病痛。“中医药是从临床实践中来的,它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和个性化治疗。”张舒表示,无论是针灸止痛,还是灸法改善体质,目的都是让患者切实感受到疗效、获得健康。
在临床工作中,她注重系统辨证和因人施治,帮助众多患者重获健康。一位曾饱受颈椎病痛困扰的患者表示:“张医生的针灸配合热敏灸治疗,让我避免了手术,短短半个月就恢复正常生活。”这样的事例,在她十八年的从医生涯中不胜枚举。
除了精进医术,张舒格外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她带领科室持续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督脉灸、穴位埋线等30余项实用技术,并牵头创建县域特色中医康复中心,创新构建“传统中医+现代健康”融合服务模式,打造覆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全周期服务链。目前,该中心服务患者已超万人次,获得感谢信、锦旗30余次,其带领的科室荣获重庆市总工会“五一工人先锋号”称号,并被授牌“中国针刀名家金泽明治疼痛杂病工作室”。
谈到推广适宜技术的初衷,张舒说:“每一项简便验廉的中医技术,背后都是传承千年的智慧。我的责任就是让这些老宝贝‘活’在当下,真正解决群众的健康问题,让更多人信中医、用中医、受益于中医。”
如何让古老医学智慧融入当代生活?张舒选择主动走近大众,担任健康文化讲解员。她结合地域气候特征,以“经络是人体的高速公路”等鲜活比喻向群众普及养生知识,带领团队研发中药手串、药皂、唇膏等中医药文化产品,让中医药文化变得可触可感。此外,她还积极协助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等体验活动,吸引上万群众参与,有效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可及性。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提交多份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提案,积极申报市级中医科研课题,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努力为区域中医药事业凝聚更多支持和共识。
“守正不等于守旧,创新不能离开根基。”谈及中医药的未来,张舒表示,将继续以仁心守正、以创新开拓,在践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稳步前行,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