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谭雪峰率调研组调研农村“三增”行动推进情况。县领导王远伟、刘涛、黄炳光、董秀义参加调研。
为期一天半的调研点多面广,深入扎实。调研组深入隘口镇隘口居委会和东坪村、屯堡村,龙凤坝镇司城村、大寨村、龙凤村,乌杨街道凉亭村、新春村,官庄街道新庄社区、红岩社区和柏香村,石耶镇西大社区、余庆社区和平邑村,清溪场街道长岗村、南丘村等地,围绕产业增效、村庄增靓和乡风增善进行了深入调研。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农村“三增”行动实施以来,各地紧扣乡村振兴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隘口镇隘口居委会“强村公司”,村民们正忙着加工烘烤银杏叶,通过探索组建“强村公司”,打造了集体经济的“升级版”。今年以来隘口居委会加工了大量竹笋,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在龙凤坝镇司城村,全链条推进生猪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项目正加快实施,通过“生猪+种植”的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这段时间正是柑橘生长的旺季,乌杨街道新春村柑橘基地硕果累累,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柑橘产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增加了村民收入。官庄街道红岩社区则把茶叶产业作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石耶镇组建了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小油茶大产业,富民强村新引擎。在清溪场街道千亩油茶高产示范基地,油茶树长势良好,当地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在长岗村、芒洞村、下衙村发展油茶1300余亩,让昔日的荒山焕发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而在清溪场街道优质粮油基地,万亩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各地坚持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工作理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村庄颜值、改善乡风陋习。隘口镇东坪村打造了“古韵叶家”院落,通过建立院落公约、院落组织和院落机制,引导群众共建共管共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官庄街道新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共识、村民自治增动力、数字赋能优服务,打造了洪家大院“树下议事小院”,创新大事领办、难事主办、小事帮办工作机制,通过自议、自管、自建“三自”模式,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和美乡村。而石耶镇平邑村枫香组则依托“枫香”底蕴,深化“院落制”建设,发动群众力量,实行全域整治、不留死角,用劳动换整洁,用投入促改善,用机制见长效,既扮靓了村庄“面子”,又丰富了村庄“里子”。
谭雪峰对各地深入实施农村“三增”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给予充分肯定。谭雪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好乡村振兴是全县上下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做好总结提炼,加强学习交流,提升产业成效、乡村颜值。要把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作为工作抓手,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把项目建好管好。要花小钱办大事,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释放出来,各美其美,比学赶超,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