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华在种植基地了解药材生长情况
加工好的黄精产品
从“鲤鱼跃龙门”式的离村进城,转向“凤凰归巢”式的返乡归田。秀山有着众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建设家乡,创业创富。钟灵镇凯堡村的余天华便是其中一人,自2013年返乡后,他便根植于秀山中药材培育、种植和加工,在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余天华所发展的产业有山银花、黄精、重楼、毛慈菇等,种植面积700余亩。
年少时,余天华曾在京、沪、粤、闽等地辗转务工,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他告诉记者,他当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平台,了解到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战略定位等许多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同时,家乡秀山更是中药材资源富饶的“天然药库”,黄精野生资源丰富、山银花种植历史悠久。于是,2013年初,25岁的余天华便回到秀山钟灵镇开始从事中药材产业。
创业初期,由于种植技术、实践经验、资金条件不足等原因,余天华开始试种的中药材——重楼,块茎越长越小,外界不看好的声音也越来越大。面对困难,余天华从未退缩,为弥补技术上的短板,他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实地走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相关经验,不断更新种植知识体系。同时,在政府的扶持和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通过不断尝试和精心培养,余天华的中药材种植迎来了好转,并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主要以中药材为主。目前,公司发展的品种有黄精、山银花、重楼、毛慈菇等,种植面积达700余亩,其中山银花180余亩,黄精450余亩。”秀山县土夫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天华介绍说。
余天华是一个“爱钻研”的人,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余天华已成为黄精领域的种植专家,目前已研究培育出3种黄精幼苗,每年可提供黄精种苗600万株以上。此外,余天华根据黄精喜阴的生长习性,学习、实施了“粮药套种”模式,将黄精与玉米进行套种,年产玉米50余万斤,进一步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增产增收。
在成就自身事业的同时,余天华通过土地租赁、技术指导、务工等形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其承包的700余亩中药材种植土地,年支付土地流转资金20万余元,年用工达5000人次以上,支付用工资金50万余元。
在解决了中药材的培育、种植等技术难题后,余天华又进一步建立了加工厂,实现了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目前加工厂面积2000余平方米,厂房面积800余平方米,年加工山银花40余吨,黄精200余吨以上。”余天华说,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深加工能力,打造本土知名品牌。
人才振兴,振兴乡村。余天华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以土地为画板,以勤劳为画笔,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