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星期六

在线读报封面 农行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 秀山钟灵茶叶焕发新活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秀山电子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行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 秀山钟灵茶叶焕发新活力


凯堡村茶叶基地


茶叶加工厂

黄中文老人正在茶叶基地进行冬管

交接仪式

加工厂内部完善的设施


  钟灵镇凯堡村,山清水秀、茶园叠翠,辖区内有秀山县重要饮用水源地——钟灵水库,是一个集林区、库区、茶区为一体的典型山区村。近年来,凯堡村以钟灵水库为中心,发挥库区温润的小气候特点,大力实施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了一条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周边从事主导产业茶叶的农户占比达9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推进,钟灵茶产业走上了生态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的新路子。新路子的开启,离不开中国农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定点帮扶资金、金融活水注入等对茶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深山村发展茶叶面临“拦路虎”

在钟灵镇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秀山茶叶看钟灵,钟灵茶叶看民主,说的就是凯堡村的老民主片区的平息沟等几个村组。

这里生产的茶叶俗称川小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时期,传说曾经还是上贡朝廷的贡茶,其茶多酚含量高于一般茶叶,香气、口感更甚,深受市场的喜爱,且价格高于市场一般茶叶,经济效益可观。

但长期以来,这几个村组的产业却没有因茶而兴,这里的村民也没有因茶而富,守着珍稀好资源,没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我们这个组位置比较远,以前早上六七点起来采茶,下午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村上的茶叶加工厂卖茶,一来二去回来天就黑了,非常不方便。”今年73岁的凯堡村平息组村民黄中文告诉记者。

对这一点,记者通过采访深有体会。坐车从钟灵镇出发,沿着钟灵水库一路前行,汽车行驶30多分钟才到了平息沟组,可想而知村民以前步行把茶运出深山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经济成本。

即使村民花费大量时间把茶叶运出来,却只能卖上市场上一般茶叶的价格,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种茶的积极性。由于面临着加工等方面的发展短板,加上村里把茶送出山区面临的困难,这个片区的茶叶有近1000亩被弃管,给村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农行定点帮扶资金送去“定心丸”

这几个边远山村,之前是有茶叶加工厂的。凯堡村支部书记陈仲元介绍,有个民营企业前两年在平息沟建设了茶叶加工厂,但由于经营不善,茶叶加工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距离凯堡村较远的平息、陈家坝、桐木等组的村民想要卖茶还是得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或者搭车才能把茶叶卖出去,非常耗时耗力。在这几个村组较近的位置建设一个茶叶加工厂,一直是当地村民的愿望。

为解决凯堡村较远几个村组的茶产业发展问题,钟灵镇党委政府也一直在考虑建造加工厂的事情,但由于缺乏资金,让镇党委班子一筹莫展。钟灵镇党委书记张万友告诉记者,“年初的时候我们了解到,平息组的那个茶叶加工厂要出售,我们就想把它收购过来,一是现成的方便,二是解决了这几个村组发展产业的短板问题。”可是收购资金从哪儿来呢,一时间又把党委班子给难住了。

中国农业银行派驻秀山县政府挂职干部赵云鹏当时到钟灵镇调研,钟灵镇汇报了这一困难,希望农行帮扶资金可以给予助力。为了了解详细情况,赵云鹏就和镇上干部到平息沟进行了实地调研,实地查看当地产业发展,走访最偏远农户,半天下来,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个收购项目很有必要,对盘活当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钟灵镇本身有产业基础,而且购入加工厂有利于提升当地加工能力,增加产业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通过务工、分红、销售可以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说能够实现多赢”赵云鹏说。

之后,赵云鹏和镇上进行反复研究,进行评估论证,并向上级行进行了请示,最终争取了80万元的定点帮扶资金支持钟灵镇。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定点帮扶项目—钟灵镇凯堡村平息沟茶叶生产线移交仪式在凯堡村平息组正式举行,这意味着凯堡村有了自己的村集体加工厂,这对当地的村民来说可是件大喜事。

“现在有了加工厂,采完茶叶直接可以就近卖,为我们节约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还能提升茶叶品质,我将把之前弃管的茶叶基地重新管护起来,我相信在农行定点帮扶下,我们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村民黄中文说。

“农行的资金真的是‘及时雨’,如果重新建造、购入设备,起码要花几百万,而现在却用农行的8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就干了几百万元的事情,还能补齐发展短板,让我们吃下了发展‘定心丸’,真是帮了我们大忙。”钟灵镇党委书记张万友说。

“加工厂收购后,我们准备把弃管的茶叶全部精细化管理起来,把荒土利用起来,扩大种植规模。”钟灵镇党委副书记王远充满信心。

全方位帮扶铺就“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补齐茶叶发展短板,如何将产业朝着现代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是钟灵镇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

加工厂的投入使用,将有利于提升村民积极性,茶叶就地加工还将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叶就地升值。接下来,凯堡村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茶叶产业为载体,通过入股分红、流转土地、种植收益、务工增收等方式,形成“造血”机制,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村民增收。

“我们一定会用好这笔帮扶资金,接下来,会在茶叶产业现代化、品牌化上下功夫,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让农行帮扶在钟灵镇落地落实,见到实效。”钟灵镇镇长李洁郑重地说。

除了帮扶资金,在钟灵镇,农行的金融“活水”作用还体现在方方面面。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惠农e贷不断助力着钟灵镇的发展。“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一直以来是农业银行支持的重点,我们会保持支持力度不降、帮扶措施不减,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定点帮扶工作,让金融活水洒在秀山的每一片土地上,为秀山乡村产业振兴探索更多有效模式、提供更多金融助力,为秀山产业焕新颜、千里飘茶香做出更多农行贡献。”赵云鹏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秀山电子报 2020 COPYRIGHT
渝ICP备09056022号 Powered by 秀山网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