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现场会,目的就是通过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学以致用,为产业振兴按下‘加速键’。”近日,重庆秀山自治县把产业发展现场会开到田间地头,涌洞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各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产业业主等深入产业基地,展开一场“冬游”。
取“真经”
驱车沿着干净的公路进入涌洞村陈家坡,一下车,只见房前屋后,大片撂荒地被翻新,早已为茶叶种植做足准备。
“村支两委鼓足干劲,抓住乡村振兴机遇,齐心协力,放弃国庆长假、周末,在半个月时间,流转土地3200亩,引进带头企业、乡贤人物、返乡回乡能人,发展白茶,目前已种植2000亩。”支部书记杨勇笑嘻嘻地说。
随后来到川河盖约600-800米处河坝村,一眼望去,千丘梯田、水墨村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
据介绍,河坝村白竹山大米享有“贡米”之称,2019年,种植大户吴秀长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种植“贡米”水稻200余亩,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下一步,该村将开发梯田景观、农耕文化、打稻坊观光体验“旅游+”等项目,发展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在川河村,聆听“药王谷”,究其为何?原来“药王谷”是发展以黄精、天冬、山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发展山银花700亩。“今冬明春,计划新发展中药材天冬300亩、黄精200亩。”
每到一个观摩点,与会人员认真聆听基地负责人介绍,大家边听边记、边记录边拍照,边看边交流,纷纷表示要比学赶超,持续干、再提升。
谈发展
乡村要实现振兴发展,离不开敢闯敢干的“领头雁”。
涌洞村、凉河村、川河村、古田村等8个村支部书记在座谈会上围绕“产业振兴怎么干”踊跃发言。
凉河村支部书记吴华锋说,看到山上那片长势喜人的白茶,真是“土疙瘩”巧变增收“聚宝盆”。
2016年凉河村开始种植白茶,覆盖全村5个村民小组,目前种植1500亩,其中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示范种植500亩,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带动大户、群众发展1000亩。
“下阶段,对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打造茶樱间种的最美乡村画卷,増加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吴华锋说。
其他村支部书记也纷纷谈认识、谋发展,在横向对比中寻找差距,在纵向分析中理清思路,推动本村产业发展。
擘蓝图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其时。
冬日暖阳,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涌洞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在镇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乡村振兴产业蓝图——“一盖三带五产业”将变为现实。
据了解,“一盖”:以川河盖上楠木村高端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接待户、川河村“药王谷”康养基地为主的乡村旅游核心区,带动凉河村、新农村的茶宿和河坝村千丘贡米梯田的民宿发展。“三带”:以川河村、新农村、涌洞村、野坪村、古田村为主的养生中药材产业带;以新农村、凉河村为主的茶叶产业带;以河坝村、古田村、涌洞村为主的梯田贡米产业带。“五产业”:“米、药、茶、菜、蜂”五大主导产业,其中梯田贡米产业2000亩以上,中药材产业2000亩以上,茶叶产业7000亩以上,发展高山延季节蔬菜300亩以上,养殖中蜂10000群以上。
通讯员 李洪森
本文转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