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华正在检查中药材长势
村民在基地务工
村民正在准备育苗肥料
中药材基地
余天华是钟灵镇凯堡村村民,今年35岁,通过对中药材产业不断探索实践,不仅累积起相关经验,让产业发展壮大,更通过产业带动,进一步促进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目前,余天华所发展的产业分别有山银花、黄精、重楼、毛慈菇等,规模共计600余亩,能带动村民年均增收100万余元。
理想与挑战并存
钟灵镇位于秀山县西南部,是一个集边区、林区、库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大镇,依托区位优势,并在县、镇、村共同施策下,已成功培育出一批绿色可持续、市场能竞争、群众能增收的茶叶、山银花、中药材等农业产业,而余天华所发展的中药材产业也包含其中,分别位于钟灵旺龙、凯堡村。
“现在山银花采收已圆满完成,共采鲜花8万余斤,同时,黄精产业方面正进行育苗工作,已成功育苗400万株,将于秋冬季完成下苗。”近日,余天华正根据当下时节,组织村民进行黄精育苗工作。
据余天华介绍,2013年前,家乡的农业产业还不具规模、不具带动作用,选择在家发展农业产业前景渺茫、道路崎岖,他便选择了外出务工,并在京、沪、粤、闽等地辗转,分别从事过酒店服务员,工厂流水生产线普工,唱片公司填词人等工作。在外务工期间,通过网络媒体信息等,逐步对发展中药材产生浓厚兴趣,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在外务工期间,我接触到了很多中药材发展相关信息,比如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战略定位、地方对中药材的扶持力度、中药材产业种植的相关技术、中药材发展成效等,同时,结合家乡实际情况,我认为返乡发展中药材产业,除了环境条件具备,还能避开村上用工不足问题。”余天华说。
于是,2013年初余天华回到钟灵镇开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
压力与动力同在
“那时候我才25岁,我觉得我既有时间又有精力,既然选择从事中药材行业,就应该放开手脚,坚持下去。”余天华说,返乡创业初期,因技术原因和实践经验、资金条件等原因,他进行了3亩林下中药材试种,但事与愿违,所试种的重楼中药材块茎却越长越小。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听到很多“声音”,不是家庭成员对他进行反复开导,总结教训劝其放弃,就是左亲右邻对他进行各种意见建议,建议改行转行。
“挫败感是有的,但是不经过反复实践反复尝试,中药材产业的成功也不是从天而降的。”余天华说,这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其实是一种动力,能进一步激发他的创业斗志。
于是,为补齐中药材技术短板,让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扎根,对比之前,余天华发展中药材产业更加地主动,一门心思放在提升产业技术上,除经常在林下观察生长环境、比对品种外,还利用闲暇之余奔赴云南、湖北、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学习相关经验。
“通过3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中药材技术,对产业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余天华说,从2016年开始,规范化种植技术在他那里开始全面实施,中药材的量和质显而易见。
“余总,你们基地管护如果还差人,给我说一声,我对中药材产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个产业我认为一旦发展壮大了,我们的日子还更有奔头咯,别的不说,就是通过免费学到的技术,自己也能去创造增收。”
“山银花、黄精、重楼、毛慈菇等产业,是我村的特色产业,我认为,这是我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对中药材不看好的村民不仅转变了观念,树立了产业发展信心,还主动参与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利用土地流转以及学习到的产业种管相关技术,实现增收致富。
收获与奋斗相伴
村民刘满香今年65岁,在2022年前,她并不看好村上中药材产业,经济收入只能通过就近打零工与务农方式取得,随着余天华的中药材产业逐步壮大,她便通过在中药材基地从事技术管护工作,实现年均增收2万余元。
村民余元帅今年65岁,其家属是名残疾人,家庭曾因病致贫。2018年,余元帅通过基地务工及土地流转,实现年均增收2万余元。
前段时间,杨笔珍、张正英、余春发等务工村民,从余天华手中领到了8万元山银花采收务工费用。“山银花采收完了,我们就开始了育黄精苗,村上发展的中药材产业,能让我们一年四季有事做,一年四季有收入。”杨笔珍说。
“进入夏秋,我们套种的玉米和蜜本南瓜等农作物就能实现采收,采收产量应该在60万斤左右。”余天华介绍,套种,也称为套作、串种,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与土地的种植方式,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
于是,余天华根据中药材生长习性,实施了“粮药套种”模式,除山银花产业外,其他喜阴的中药材产业均套种了应季农作物,面积约400亩。
“接下来,我们除了做好黄精育苗工作外,还将加快中药材加工厂房建设投用,加快开发各类高效益高需求产品,进一步推广中药材种管技术,进一步促进广大村民增收致富。”余天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