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重庆秀山,首届“秀山毛尖”杯茶王赛暨第二届武陵山茶文化节隆重开幕,在全体参会人员的瞩目下,成功举行了“秀山毛尖”上线农行兴农商城启动仪式和“秀山毛尖”进农行专场签约活动,成为定点帮扶助力秀山县产业发展的新见证。
3年来,中国农业银行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链条全方位帮扶,有力度,有温度,逐步形成了定点帮扶的一套新打法,农业银行定点帮扶逐步迈过2021年的开启之年、2022年的提升之年,开始进入2023年定点帮扶深化之年。
产业帮扶全链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业银行围绕秀山县中药材、茶叶、油茶、果蔬、畜禽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八大关键环节”开展系统化定点帮扶,形成了从基地建设、主体培育、补链强链、产品销售、品牌建设、风险防范在内的产业帮扶全链条闭环体系。
——建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是农业“土专家”“田秀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农业银行定点帮扶资金支持下,洪安镇平马茶园、涌洞镇千亩天冬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农联农富农的“聚宝盆”。在洪安镇平马社区,农业银行通过“无偿捐赠资金+派驻干部支持+指导产业项目”,连续五年累计无偿捐赠帮扶资金490万元,帮助平马社区发展茶叶产业基地2700亩,同时探索发展数字农业,试点建设智能茶园,逐步将茶叶发展成为社区支柱产业。
——补短板,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秀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已颇为可观,但在不少地区,仍存在加工、仓储、产业路等发展短板,制约了产业增值收益。农业银行紧盯发展所需,安排实施了一批农业产业加工厂、帮扶车间、就业工坊、仓储车间、冷链仓库、仓储分拣车间、产业路等定点帮扶项目,为各个乡镇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补上了发展短板,建强了产业发展链条,农民有了增收新路子。
位于中平乡茶园村的银花加工厂,原来仅有几间低矮的平房,三台老式银花烘烤机,完全不能满足鲜花及时加工的需要,每年采收的鲜花只能拉到周边的加工厂加工,每年的运输费、加工费都要4、5万元,鲜花损耗极大。农业银行安排了5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支持建设茶园村银花加工厂,既解决了银花多年的加工难题,也增加了茶园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当地村民也实现了“务工+租金”双丰收。
——增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紧紧依靠市场主体。农业银行在定点帮扶秀山县过程中,紧盯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在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系统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招商引资等方式,增加市场主体。2022年8月8日,农总行协调制作的秀山招商引资15秒广告在CCTV新闻和CCTV农村频道播出;2022年8月9日,农业银行建设的“农银智慧招投”APP成功开设“秀山县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专区”;2023年3月8日,秀山县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中国农业银行专场集中签约活动成功举行。农行广东分行协助引进的中兴绿丰公司在龙凤坝镇、涌洞镇发展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规模日趋扩大。
——助销售,确保产业发展收益。滞销是产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农业银行持续围绕秀山县农特产品销售开展定点帮扶,倾力做好产业帮扶的“后半篇文章”,大幅提升消费帮扶质效,鼓起了脱贫群众的“钱袋子”,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2023年“农行杯”青年电商农产品销售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通过连续举办电商销售大赛,成功蹚出了消费帮扶新路径,带动更多优质农特产品借助电商平台“飞出大山”。龙池镇洞坪村2021年成立了益美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水稻种植,全村11户村民共计入股30万元作为发展资金,2022年的“农行杯”电商大赛上,合作社的产品洞坪香米被选为参赛产品之一,仅决赛两个小时就卖了10余万元。
消费帮扶活动常态化举办。在重庆,举行了秀山县消费扶贫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消费扶贫活动专场;在广东,举行了消费扶贫·“渝”你同行重庆市消费扶贫月,农行广东分行与秀山县政府共同启动消费帮扶产品供应链基地建设;在秀山,由农业银行支持的“情系武陵山,我来拼一单——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省(市)大型公益消费扶贫直播活动”在洪安边城启动,以“凝心助帮扶,携手促振兴”为主题的秀山县2022年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供应商推荐会成功举办,让越来越多的秀山农产品走进了农行及客户。
——铸品牌,增加产业发展价值。农业银行持续安排定点帮扶资金用于重大品牌行动,如支持斗茶大赛、电商大赛、油菜花节、茶文化节、“秀山毛尖”进农行专场等系列活动,帮助打造秀山产业品牌。秀山特色农产品形象广告走进了首都机场、北京地铁站。
——壮集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产业增值的好处,农业银行定点帮扶项目大多数安排到村,形成的固定资产等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可以通过租金、股权等途径获得收益,用于村民分红及村上公益事业发展,定点帮扶项目的联农带农富农效果日益彰显,摘掉了很多村没有集体性资产收益的“空壳村”帽子。
为了增进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农业银行运用50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创新设立了农村“三变”改革基金,坚持投资不退股、分红不拿走、盈利再投入,持续滚动支持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了“种子基金”作用。走进隘口镇屯堡村,茶农在产业基地忙着采茶,连绵成片的茶园,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片生机盎然之景,离不开定点帮扶建立的农村“三变”改革基金的大力支持。
屯堡村先后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建成了茶叶基地,建立茶叶加工厂面临着资金难题。经过深入调查,将100万元农村“三变”改革基金投入屯堡村茶叶加工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作为流动资金收购茶叶鲜叶,并完成了股权化改革。在农村“三变”改革基金的支持下,屯堡村茶叶产业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了租金、股金和薪金“三金”收入。
——促融合,提升产业发展颜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农业银行定点帮扶项目积极支持农文旅融合,助力农业产业园区或基地成景区,让农民吃上旅游饭。
在梅江镇兴隆坳农业园区,完善的景区配套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设施都得益于定点帮扶的倾力支持。“景区打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20年,兴隆坳农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得不到完善,一度影响了园区的提档升级。”县佳沃公司总经理杨通广告诉记者,经过多方协调筹措,农业银行最终为景区解决了200万元的帮扶资金,帮助园区修建停车场、医务室、公厕、廊道等,有效改善了园区旅游接待功能。
——防风险,兜住产业发展底线。产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民切身利益,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自然灾害和收益大跌是乡村产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必须未雨绸缪,为产业振兴系牢“安全带”。农业银行运用定点帮扶资金,联合保险公司创新设立了秀山县特色农业保险基金,率先在黄精、茶叶、油茶、设施大棚、羊肚菌等领域试点灾害险,在柚子产业试点收益险,保险购买主体承担保费不高于20%,全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2022年夏秋季节,秀山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干旱天气,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种养殖户不同程度地遭受灾害损失。有了特色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种养殖户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对乡村产业发展起到了“保护伞”作用,特色农业保险试点效果非常明显。2023年将继续向基金注入帮扶资金,让产业险更好地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
人才帮扶全方位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秀山面对着新的发展定位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艰巨任务,有一支懂政策、能力高、本领强的干部与专业技能队伍是关键。为提升定点帮扶质效,农业银行创新人才帮扶手段,助推人才振兴实现新突破。
——选派优秀挂职干部。目前,农总行、农行重庆市分行、农行秀山支行共选派5名定点帮扶干部驻县驻乡驻村,他们立足基层实际,积极协调资源,创新帮扶方式,抓党建、兴产业、带群众、补短板,忠实履行援受双方“联络人”、帮扶政策“执行人”、农行形象“代言人”的职责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出了显著成绩。
农总行派驻秀山县政府挂职干部赵云鹏,创新性实施定点帮扶“十大行动”,出色地完成定点帮扶目标任务,打造了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秀山样板”;他以秀山为家,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秀山发展,走遍了全县超过70%的村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把定点帮扶写在了秀山的田野大地上;执笔起草的《秀山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受到广泛肯定认可,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题研讨暨中央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县恳谈会等多个重要论坛进行交流。
农总行派驻秀山县洪安镇平马社区第一书记董秀义,围绕“党建强村、产业兴村、商贸富村、资本益村”的发展目标,创办秀山县首个村集体完全控股公司,借助农业银行消费帮扶和电商平台支持,实现经营收入1200余万元,成为秀山县村集体经济的“领头羊”。积极打造智慧茶园,建设农创基地,发展公益事业,收获了百姓口碑。
农行重庆市分行派驻秀山县涌洞镇古田村第一书记周建波,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羊肚菌、蔬菜、石蛙等乡村特色产业,问民需、听民意、解民忧,精心办实事、精准助振兴,赢得了村民认可。
农行秀山支行派驻涌洞镇驻乡工作队员张雪梅,将农业银行富民贷、惠农e贷等产品送到了亟需资金的村民手中;派驻雅江镇红星村的第一书记黄诚,开设支教学堂,发展黄精产业,干得有声有色。
——培育本土优秀人才。为提升对秀山县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质量,农业银行在做好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在帮扶干部赵云鹏的协调下,于2021年成功引进建设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秀山远程教学站,运用定点帮扶资金设立了教学站培训基金,建成了远程培训教室、党建培训室和图书角,构建了“1+27+N”的学习培训网络体系。仅2022年,全县27个乡镇(街道)依托清华大学培训资源完成各类人才现场集中培训近1.6万人次。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秀山县教学站已成为秀山县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重要创新、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日前举行的清华大学2022年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年终总结会上,秀山县远程教学站获评“优秀教学站”。
“通过清华‘云课堂’培训,收获很大、深受启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培训结束后将收获转化为实践,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龙凤坝镇凉水村党支部副书记刘邦志告诉记者,凉水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了300亩银花,2022年银花产业净利润6万余元,产业发展实现了全村互惠双赢。
——创新非遗传承培训。秀山县土家织锦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从事非遗产业的人越来越少,非遗传承难以为继。为推动非遗文化振兴,农业银行每年安排帮扶资金开展土家织锦等非遗传承人培训,已帮助近400人提升手工艺技能,保护和传承了秀山土家织锦的400多种传统图纹。
“参训者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普遍缺乏就业门路,要着力解决群众培训后就业难问题。”赵云鹏介绍。在开展非遗培训的同时,农行投入帮扶资金,均在培训地建设非遗就业工坊或共富帮扶车间,帮助广大农村妇女由无固定收入者转变为职业手工艺品工人。
家住隘口镇坝芒村的王丽燕,一只脚有残疾,她一直在家照顾娃儿和老人,丈夫在外务工,生活条件十分拮据。“2020年参加了土家织锦的培训后,我平日里就做点手工,同时也照顾了孩子,每年能收入2万元,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王丽燕告诉记者。
定点帮扶有农情 风劲潮涌逐浪高。农业银行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将继续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启航,和秀山人民一道,奋力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壮美新画卷。